關於呂文煥將軍的生平及評價
請問呂文煥將軍的生平及評價
謝謝!!!!!!
有關呂文煥的評價奇摩知識早有人討論過
請參考:為什麼南宋人厭惡呂文煥? [ 檢舉 ] 發 問 者: 大昆蟲 ( 實習生 3 級 ) 發問時間: 2005-05-01 21:03:34 / 解決時間: 2005-05-10 00:56:11 解答贈點:5 / 閱覽:56 / 回答:1 / 意見:3 / 正面評價:57% 呂文煥是蒙古南下伐南宋時
死守襄陽抵抗元軍的南宋末期名將之一。
然而似乎許多人都把最後投降的呂文煥說成是十惡不赦的叛徒
甚至南宋滅亡後
許多南宋遺民都痛斥呂文煥是導致滅國的禍首、漢奸之一
並把他與奸相賈似道並列。
然而
根據歷史記載
呂文煥在沒有外援的窘境下
苦苦死守襄陽將近五年之久
每臨城
則望南而泣
最後真的是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
為保全一城軍民性命
不得已才開城出降的
並非貪求進仕爵祿。
既然如此
呂文煥縱不被列作忠烈之臣
亦不至於落得罵名千秋吧...為什麼他在歷史上的評價竟是如此低劣呢? 【龍泉二號】資料庫回應資料庫規畫與程式撰作:陳郁夫書名: 作者: 出版: 續 通 鑑 清 畢沅 明倫出版社《續資治通鑑》 簡介:自宋至元
294卷--------------------------------------------------------------------------------搜尋字串=呂文煥 邏輯=字詞 範圍=全部--------------------------------------------------------------------------------第1筆2.南宋紀 第178卷 度宗 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
(丁卯、一二六七)〕 p-4876 十二月
丙三
姒呂文煥改知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
--------------------------------------------------------------------------------第2筆2.南宋紀 第178卷 度宗 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
(戊辰、一二六八)〕 p-4880 呂文煥文懼
遣人以蠟書告呂文德。
文德怒
且詈曰:「汝妄言邀功
設有之
亦假城耳。
襄、樊城池堅深
兵儲支十年
令呂六堅守。
果整妄作
春水卜
吾往取之
比至死遁去耳。
」識者竊笑之。
--------------------------------------------------------------------------------第4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五年〔蒙古至元六年。
(己巳、一二六九)〕 咸淳八年〔元至元九年。
(壬申、一二七二)〕 p-4911 張貴既入襄陽
呂文煥固留共守
貴恃其
勇欲還郢。
乃募得死士二人
能伏水中數日不
食持臘〔蠟〕書赴郢
求援于范文虎。
時元軍增守益密
水路連鎖數十里
列撒星樁
雖魚蝦不得度;二人遇樁
即鋸斷之
竟達郢還報
許發兵五千駐龍尾洲以助夾擊。
刻日既定
九月
甲子
貴別文煥東下。
點視所部軍
洎登舟
帳前一人亡去
乃有過被撻者
貴驚曰:「吾事泄矣!
亟行
彼或未及知。
」乃舉□鼓譟發舟
乘夜順流斷
破圍冒進。
夜半天黑
至小新河
阿珠、〔(舊作阿朮。
)〕劉整分率戰艦邀擊
貴以死戰拒
沿岸束荻列獨〔炬〕火光如白晝。
至勺林灘
漸近龍毛洲
遙遙軍船旗幟紛披
貴軍以為郢兵來會
喜躍而進
舉流星火示之。
軍船見火即前迎
及勢近欲合
則來舟皆元軍也。
蓋郢兵前二日以風水驚疑
退屯、三十里
而元軍得逃卒之報
先據龍尾洲
以逸待勞。
貴力困
且出不意
與之戰
所部殺傷殆盡。
貴身被數十創
力不能支
遂被執
見阿珠于櫃門關
欲降之
貴誓不屈
乃見殺。
元令降卒四人舁貴尸至襄陽城下
曰:「識矮張都統乎?」守陴者皆器
城中喪氣。
文煥斬四卒
以貴祔葬順
立雙廟祀之。
〔〔考異〕宋史忠義傳
張貴之死不繫月
今從元史本紀作九月。
〕--------------------------------------------------------------------------------第5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
(癸酉、一二七三)〕 p-4915 樊被圍四年
荊〔京〕湖都統制范天順及部將牛富力戰不為衄。
富數射書襄陽城中
期呂文煥相與固守為脣齒。
未幾
阿爾哈雅以回回新□進攻
張弘範為流矢中其肘
束創見阿珠〔茌作阿朮
今改。
〕曰:「襄在漢水南
樊布其北
我陸攻樊
則襄出舟師來救
終不可取。
若截水道
斷救兵
水陸夾攻
則樊破而襄亦下矣。
」阿珠從之。
--------------------------------------------------------------------------------第6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
(癸酉、一二七三)〕 p-4915 庚戍
京西安撫副使呂文煥以襄陽叛降元。
〔〔考異〕元史本紀作丁未
今從未史。
〕--------------------------------------------------------------------------------第7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
(癸酉、一二七三)〕 p-4915 襄陽久困
援絕
撤屋為薪
緝關、會為衣。
文煥每一妄城
南望慟哭而後下
告急于朝。
賈似道累上書請行邊
而陰使臺諫上章留己。
樊城既破
復申請之
事下公卿雜議。
監察御史陳堅等以為師臣出
顧襄未必能及淮
顧淮未必能及襄
不若居中以運天下
帝從之。
〔〔考異〕癸辛雜識載壬申十一月
荊閫李庭芝奏襄圍不解
客主易位。
賈平章奏曰:「若辨此事
非臣捐軀勇往
終未能遂。
然縱使臣
亦行後時矣
恐無益於襄陽之存亡
尚可使江南無虞
而不至內地之震駭也。
庭芝欲臣建督於荊之謀
不過姑為是說。
督既建矣
設有警動
臣欲安坐於此
得乎?臣今為此行也
則諸閫皆愛節度。
若推至來年春夏之交
則調一大將統三萬兵船直擣潁、亳
又調一大將統三萬兵直擣山東
則襄圍之賊
皆河南
北、山東之人
必將自顧其父母、妻子
相率離叛
如是
則襄圍不解
臣未之信。
倘陛下不容臣啀步離左右
縱有奇謀祕計
一無所施
且當以擇相為急。
」癸酉
二月
賈平章又奏:「忽得李庭芝信
連日乃知襄帥呂文煥為敵誘脅
竟以城降。
臣一聞
戰眩顛沛
幾於無生
不謂事不可期
力無所措
乃至此極
容臣自效
以報國恩。
」按似道請行邊諸疏
徙〔徒〕為虛語
實無意行
宋史略之是也。
今從略。
〕--------------------------------------------------------------------------------第8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甲戌、一二七四)〕 p-4925 辛卯
元改荊湖、淮西樞密院為行中書省。
巴延、史天澤並為左丞相
阿珠為平章政事
阿爾哈雅為右丞
呂文煥為參知政事
行省事于荊湖。
哈達〔舊作合答
今改。
〕為左丞相
劉整為左丞
達春、董文炳並參知政事
行省事于淮西。
--------------------------------------------------------------------------------第9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甲戌、一二七四)〕 p-4928 元中書省言:「江、漢未下之州
請令呂文煥率其麾下臨城諭之
令彼知我善遇降將
亦策之善者也。
」元主從之。
--------------------------------------------------------------------------------第10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甲戌、一二七四)〕 p-4929 張世傑將兵屯郢
郢在漢北
以石為城
新在漢南
橫鐵鎖
戰艦密植
樁木水中
夾以□弩
凡要津
皆施□〔杙〕
設守具。
元軍襲城
世傑力戰
元軍不能前
遣人招世傑
不聽。
阿珠獲俘民
言:「沿漢九郡
精銳皆萃于二郢
若舟師出其間
騎兵能護岸
北危道也
不若取下流黃家灣堡
堡;西有構
南通藤湖
可由其中拖船入湖
轉而下漢僅三里。
」呂文煥亦以為便
諸將曰:「郢城
我之襟喉
不取
恐為歸路患。
」巴延曰:「用兵緩急
我則知之
大軍之出
豈為一城哉!
」遂舍郢
順流而下
遣總管李庭、劉國傑攻黃家灣堡
拔之。
諸軍破竹
席地盪舟
由藤湖入漢
巴延、阿珠殿後
下不滿百騎。
--------------------------------------------------------------------------------第11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甲戌、一二七四)〕 p-4930 元軍進至沙洋
遣俘持黃榜檄文入城
守將王虎臣、王大用
斬俘焚榜
巴延復命呂文煥至城下招之
亦不應。
丙寅
日暮
風大起
巴延命順風掣金汁□
焚其廬舍
焰張〔漲〕天
城遂破
生擒虎臣、大用
餘悉屠之。
--------------------------------------------------------------------------------第12筆2.南宋紀 第180卷 度宗 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甲戌、一二七四)〕 p-4934 鄂恃漢陽為蔽
及孫既遁
漢陽復失
鄂勢遂孫。
呂文煥列兵城下曰:「汝國所恃
江、淮而已。
今大軍渡江、淮如蹈平地
汝輩不降何待!
」權守張宴然度不能守
遂以州降
程鵬飛亦以其軍降。
幕僚張山翁獨不屈
元諸將請殺之
巴延曰:「義士也。
」釋之。
因檄下信陽諸郡
以鵬飛為荊湖宣撫使
撤守兵分隸諸將
取壽昌糧四十萬斛以充軍餉。
命阿爾哈雅以四萬人守鄂
而自率大眾與阿珠東下趣臨安。
阿爾哈雅戍鄂
禁將士毋得侵掠
其下無敢取民一菜者
民大悅。
--------------------------------------------------------------------------------第13筆2.南宋紀 第181卷 帝□ 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
(乙亥、一二七五)〕 p-4938 初
元人南侵
用呂文煥與劉整為嚮導
尋別命整出淮南。
整銳欲渡江
曰:「大軍自襄、樊東下
宋悉力西拒
東方虛弱
徑造臨安
可一鼓而捷也。
」巴延不可曰:「吾受詔特綴東兵使無西爾
濟江非所聞。
」至是整帥騎兵攻無為軍
久不克
聞呂文煥入鄂捷至
整失聲曰:「首帥束我
使我成功後於人。
善作者不必善成
果然!
」遂發憤成疾
死于無為城下。
--------------------------------------------------------------------------------第14筆2.南宋紀 第181卷 帝□ 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
(乙亥、一二七五)〕 p-4948 乙亥
詔諭叛將呂文煥、陳奕、范文虎
使通和於元
議息兵。
--------------------------------------------------------------------------------第15筆2.南宋紀 第181卷 帝□ 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
(乙亥、一二七五)〕 p-4956 辛卯
籍潛說友、吳益、呂文煥、孟子縉、陳奕、范文虎家。
--------------------------------------------------------------------------------第16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66 元巴延次灣頭
阿喇罕〔(舊作阿刺罕。
)〕自建康來會
巴延令還建康起兵
乃留博爾歡〔舊作孛魯花
今改。
〕及阿里布〔舊作阿里伯
今改。
〕守灣頭
而自帥眾渡江。
壬戌
至鎮江
分軍為三道:阿喇罕帥右軍
自建康出廣德四安鎮
趣獨松關;董文炳帥左軍
出江入海
以范文虎為鄉導
取道江陰
趣澉浦、華亭;巴延及阿塔哈〔舊作阿塔海
今改。
〕將中軍
以呂文煥為鄉導
趣常州;期並會于臨安。
〔〔考異〕巴延分兵三首
元史本紀繫於十一月
今從宋史本紀。
〕--------------------------------------------------------------------------------第17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0 朝議以呂文煥嚮導
乃追封文德
而以文德子師孟為兵部侍郎
覬成和議。
--------------------------------------------------------------------------------第18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0 平江通判王矩之、都統制王邦傑
以城迎降于常州
巴延使呂文煥先往受之。
--------------------------------------------------------------------------------第19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1 庚戍
柳岳至自元軍。
癸丑
陳宜中復奏遣岳及宗正少卿陸秀夫、侍郎呂師孟等同囊嘉特使元軍
求稱姪納幣
不從則稱姪孫
且敕呂文煥令通好罷兵。
秀夫等見巴延于平江
巴延不許。
宜中乃白太皇太后
奉表求封為小國
太后從之。
--------------------------------------------------------------------------------第20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7 元巴延下令
禁軍士入城
違者以軍法從事
復遣呂文煥□榜諭臨安中外軍民
俾安堵如故。
時三司衛兵白晝殺人
小民乘時剽殺
令下
乃止息。
--------------------------------------------------------------------------------第21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8 元巴延進屯湖州市
復令呂文煥及范文虎慰諭太皇太后。
文煥因使人上表謝而出
有曰:「茲銜北命
來抗南師
視以犬馬
報以仇讎
非曰子弟攻其父母
不得已也
尚何言哉!
」巴延令張惠、阿喇罕、董文炳、張夕範、索多等封府庫
收史館
祕省圖書及百司符印告敕
罷官府及侍衛軍。
--------------------------------------------------------------------------------第22筆2.南宋紀 第182卷 帝□ 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
(丙子、一二七六)〕 p-4979 元巴延引文天祥與吳堅等同坐。
天祥面斥賈餘慶賣國
且責巴延失信。
呂文煥從旁諭解之
天祥并斥文煥及其姪師孟
父子兄弟受國厚恩
不能以死報國
乃合族為逆。
文煥等慚恚
遂與餘慶共勸巴延拘天祥
令隨祈請使北行。
--------------------------------------------------------------------------------第23筆3.元紀 第183卷 世祖 至元十三年〔宋景炎元年。
(丙子、一二七六)〕 p-5005 丁巳
以參知政事、行江東道宣慰使呂文煥為中書左丞。
--------------------------------------------------------------------------------第24筆3.元紀 第184卷 世祖 至元十五年〔宋祥興元年。
(戊寅、一二七八)〕 p-5014 己亥
江東道按察使阿巴齊
〔舊作阿八赤
今改。
〕求宣慰使呂文煥金銀器皿及宅舍、子女
不獲
誣其私匿兵仗
詔行臺大夫姜衛〔(舊作相威。
)〕詰之
事白
免阿巴齊官。
--------------------------------------------------------------------------------第25筆3.元紀 第184卷 世祖 至元十五年〔宋祥興元年。
(戊寅、一二七八)〕 p-5017 帝嘗謂昂吉爾曰:「宰相明天道
察地理
盡人事
能兼三者
乃為稱職。
爾縱有功
宰相非可覬者。
回回人中
阿哈瑪特才任宰相
阿爾〔(舊作阿里。
)〕年少亦精敏
南人如呂文煥、范文虎率眾來歸
或可以相位處之。
」--------------------------------------------------------------------------------第26筆3.元紀 第184卷 世祖 至元十五年〔宋祥興元年。
(戊寅、一二七八)〕 p-5019 庚寅
以中書左丞行江東道宣慰使呂文煥為中書右丞。
--------------------------------------------------------------------------------第27筆3.元紀 第185卷 世祖 至元十七年〔(庚辰、一二八0)〕 p-5041 初
瀘州嘗降宋
應春為前重慶制置使張□所殺。
國寶詣闕訴冤
詔以□畀國寶
使復其父讎
時□在京兆
解弓弦自縊死。
國寶請贖還瀘州軍民之為俘者
從之。
〔〔考異〕宋史忠義傳:張□至安西
趙老菴其友
謂之曰:「公盡忠一世以報所事
今至
此縱得不死
亦何以哉﹖」□乃解弓弦自經廁中
從者焚其骨
以瓦岳葬之死所。
元史紀先書□降
繼書梅國寶請復□事
今以事理度之
□非降者也。
方元人招□降
以呂文煥、夏貴故事許之。
使□果降
當授顯職
國寶豈得請復仇哉﹖當是被執不降未死
元主始聽復仇耳。
今從宋、元史酌書之。
〕--------------------------------------------------------------------------------第28筆3.元紀 第187卷 世祖 至元二十三年〔(丙戌、一二八六)〕 p-5110 己卯
江淮行省右丞呂文煥告老
許之
任其子為宣慰使。
--------------------------------------------------------------------------------共計〔28〕筆。
參考資料
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加奇摩知識
許多人都喜歡已嚴苛的方式去批判已死的人
熟不知這類人可惡至極.真要讓這批人面臨當時的狀況
他們敢出去死嗎?說不定比呂文煥更卑劣罷矣
秦始皇|施琅|孔明|孫權|溥儀|吳三桂|楊堅|隋文帝|司馬懿|康熙|黃忠|慈禧太后|劉銘傳|關羽|洪秀全|康有為|雍正|朱元璋|林爽文|乾隆|鄧小平|曹植|希特勒|司馬炎|周瑜|拿破崙|鄭成功|毛澤東|劉備|武則天|曹操|張飛|李世民|哥倫布|司馬昭|光緒|鳳雛|梁啟超|
5019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280143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