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日本時代三大林場是哪三大林場?
請問日本時代三大林場是哪三大林場?
三大林場:北部的太平山、中部的八仙山
以及南部的阿里山
如今更成為供民眾遊憩的森林遊樂區三大林場的開拓史話三大林場的開拓以阿里山最早
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就開始生產木材;第二位是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的八仙山林場;第三位則是在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的太平山林場;以林場的面積和總出材量來比較
排名第一是阿里山林場
第二是太平山林場
第三則為八仙山林場。
總論日治時期
整個林業政策基本上一開始就是殖民策略、資源汲取
不過
阿里山雖然從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就正式生產木材
另外兩大林場也相繼開工
可是直到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
阿里山林場才將一萬七千多公頃的林地
劃分為一三五個林班;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台灣才有第一次的森林計畫
那才是真正林業的開始。
日治時期開始了檜木的浩劫一般所謂的檜木
包括紅檜和扁柏
因為木質極佳、紋理細緻
而且還會散發出淡淡的芳香
深受人們的喜愛
從日治時期一直到中央政府來台
檜木一直是大家主要的砍伐對象
也就是因為它的美和好
使得它必須要遠離家鄉
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更因為它的高經濟價值
在這一段的漫長歲月裡
一直承受著刀斧加身、機器宰割的命運
如果說:吃果子
要會拜樹頭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感激
百年來這些為台灣子民的需求
而失去性命的檜木英雄呢?日治時期森林經營的四個時期檢討日治時期的森林開發
早期尚稱節制
不但極為重視水源林、保安林的維護
並且一邊伐林
另外一邊還有計畫地造林
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曾經出現兩次的濫伐紀錄
而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資料顯示
日治時期50年
關於森林主副產物之處分可分為四期:(一) 明治二十八年到大正三年(西元1895-1914年)之二十年間為混亂期
官有與民有森林界限未經判明
管理與取締未盡徹底
有數據之正式紀錄始於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的樟腦專賣
其間所獲林產物處分收入
以製樟腦樟樹為主占65%
一般用材與副產物收入僅占35%。
(二) 大正四年到大正十年(西元1915-1921年)
完成台灣全島林野調查及公私界限劃定
只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
因為日本工業所需之鐵道枕木、工廠建築、船舶修理所需木料
皆大量取自於台灣
於是濫施採伐的情況相當嚴重
是所謂的第一次濫伐期
其間所獲得森林產物處分
製樟腦樟樹僅占27%
一般用材及副產物收入已躍居73%。
(三) 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起
各事業區施業案陸續編成
基於伐植平衡原則
實施有計畫之伐木與造林。
(四) 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起
日本因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日漸枯竭
因而形成第二次的濫伐期
日總督府將所有伐木事業
全交由官商合資或純粹日資之會社經營
使得年出材量暴增
這一年
三大林場出材量各近20萬立方公尺
都是各林場歷年最高的出材量。
尤其
期間還有所謂的軍用材
乃由軍方自行委託業商採伐供應
處分材積與金額都無紀錄可查
只能找到大正十一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22-1945年)二十四年間的相關的數據
如民營製材廠平均生產製品
最低為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的55736立方公尺
最高為戰時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的928771立方公尺
總計大正元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12-1945年)的三十四年之間
所有處分立木材積為17340564立方公尺
年平約510017立方公尺。
太平山林場的開發史話一般所稱的太平山
其實並非專指一座山
而是以海拔1950公尺的工作站及村落所在地為中心
由此所發展出來的林場範圍
區域內的山脈主要屬於中央山脈的北端
以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山系為主
另外亦涵蓋了西、北部的蘭陽溪一帶
其中更有部分屬於雪山山脈以及大霸尖山支脈。
根據日本人早期的林業調查指出
當時的原始林樹徑超過1公尺、樹高超過30公尺的檜木隨處可見。
尤其當年所砍的檜木
都是一千五百年到兩千年的巨大樹木
為了取得這一些生長於人煙稀少的珍貴樹種
只得開山路讓伐木工人進出
並且架設索道等設施來集結木材
最後
再修築鐵路將巨大的原木運下山來
這一系列的人為開發
對森林生態造成極大的損傷。
追溯太平山森林資源的發現
最早可以推論到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
日本武裝警察沿著隘勇路在梵梵山巡山之時
看到蘭陽溪的左岸(當時稱為濁水溪)
只覺綠油油的一片
猜想那裡一定有很好的木材
就將這個發現報告當時的台灣總督府
只是當年整座山都被泰雅族原住民所盤據
因為他們還有獵人頭的習俗
所以日本人不敢進去
一直等到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山地治安平定了以後
總督府才派人進去調查
隨後
在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
專設營林局管轄太平山等伐木事業
並開始在嘉羅山區從事伐木
而此區因為山高林密
泰雅族語言稱之為「眠腦」
意思為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早期的伐木、集材、運材
一般都由人力運作
包括用鋸子、斧頭等器具來砍樹
並沿著山坡地形開設木馬道
讓木材順著山勢滑下
再用溪水來集運木材;後期才開設索道和鋪設軌道
並用台車來集材、運材
這些裝置即是後人所謂的森林鐵路
至於太平山的森林鐵路
可以區分為山區到土場的山地鐵路
乃由三座索道首尾銜接四段鐵路而成;另外一段則為平地鐵路
從土場一直延伸到羅東的貯木池。
總論日治時期
從大正四年至昭和二十年之間(西元1915-1945年)
合計採伐面積約為5037公頃
採伐立木約為2009979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1295635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998269立方公尺
伐木後造林為2535公頃
樹種大多為柳杉
其餘為扁柏、杉木等。
光復以後
根據前太平山林場工作站主任林清池表示
為了經濟建設所需
很長一段時間這裡伐木的量都相當高
一年平均要完成三萬至五萬立方公尺的生產材
然而
林清池主任覺得砍樹砍得過多
會影響國土保安、水土保持
尤其翠峰湖後方那一片原始檜木林
如果也如法炮製
不但會讓湖景失色
也會造成湖水的流失
所以建議政府:這些樹不要再砍!
因此
現今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內
還可以看見美麗的翠峰湖與檜木林相互輝映的美景;除此
還有後山的天然公園裡都是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原始林;另外
還有用檜木所建造的幾棟宿舍
因為那時還沒有柳杉
所以日人都是就地取材
大部分用檜木
或者也會使用鐵杉等木材
其中又以第八館最具代表
這一棟日式木製房子
即是昔日的太平山俱樂部
原來是為了提供上山的貴客佳賓
以及出差員工住宿所建造的檜木山莊
共計有兩層的日式和式房
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
故總統蔣經國先生也曾經在此留宿過
從窗戶可以遠眺四周的山景
視野極佳
因此大都用來招待貴賓。
太平山經過一段漫長的林場經營
終於在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正式結束了伐木事業。
人們常說: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然而在太平山等林場
這句話只能改為:儘管太陽依舊運轉如常
但是青山早已不是昔日的青山了!
如今人們來到了森林遊樂區
乘著昔日載送木材的蹦蹦車
看山、看樹、看雲海
其中有多少人知道那段山林泣血、老樹悲鳴的過往呢?也許真的是時代背景不同
難以用「今是而昨非」來加以論斷
但是卻不該用遺忘來粉飾太平
我們必須深切地記住:因為檜木們的奉獻
為台灣的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為記住
才不會重蹈覆轍。
八仙山林場的開發史話八仙山在日治時期
曾被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境內的佳保溪、十文溪
更是臺灣二大名泉之一
水質清澈、溪谷瑰麗
上游更是林野蔥鬱
其中又以蘊涵豐富的針葉林最受矚目。
早期山區砍下的巨木
大多採用「木馬道」
以及大甲溪的水流來運材
其後才改用纜車輸送至佳保臺
再經由火車運到東勢。
佳保臺是一塊面積約兩公頃
高九百公尺的沖積臺地
十文溪與佳保溪在此會合
群山環抱
在全盛時期
是大甲溪林管處的行政中心
設有辦公處、招待所、學校
以及相關設施
如今則是森林遊樂區的主要範疇。
八仙山森林被發現始於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正式紀錄則始於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
為了開發
殖產局指令阿里山作業所派員調查測量
並計畫在大甲溪左岸及北港溪右岸設立伐木區
全部面積約為14600公頃;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總督府更專設營林局
並將八仙山事業改隸為八仙山出張所;從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開始在各溪上游進行伐木、集材、運材等作業
早期都是利用天然地形
以人力降坡作業
或設施木滑道與土滑道
或利用絞盤作短距離集材
將原木滾滑放送至大甲溪畔
或開設木馬首將木材曳運一段距離到溪畔
再實施水道管流;至於機器運材系統
則是從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
完成佳保台之纜車軌道三條後開始。
八仙山名稱的由來
乃是因為林場所在地的海拔約在2424公尺
大約相當於日本人的八千尺
因為發音近似於「八仙」
所以才以八仙山來命名
在三大林場當中
面積和總出材產量雖居末位
但是山區內的景致卻極為美麗。
從日治時期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
八仙山伐木事業合計採伐面積約為3622公頃
採伐立木蓄積約為1150233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70787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527494立方公尺
然因伐木事業所在地勢險峻
土層淺薄
復育造林困難
因此僅造植柳杉及扁柏林833公頃。
根據前八仙山林場造林臨時工人吳有桶先生表示
當年每天都得背一大梱30公分的樹苗
登上海拔大約兩千三百公尺的高山
最高紀錄是一百棵
每天都得將樹種完
而薪資其實相當微薄
一個月的工資大都只能買一兩斤的豬肉。
轉型為遊樂區的八仙山
所在的海拔高度則大約在一千公尺
頗適合竹子生長
因此栽種了極大面積的竹林
每當陽光輕灑
整座竹林泛著翠綠的光芒
景色極為悅目
是遊客最愛駐足流連的地方
至於竹林之所以可以長得如此整齊
主要是因為竹子的地下莖遍佈
尤其可以分泌一種化學物質
足以有效阻礙其它植物的生長
因此竹林下方通常都相當清爽。
可惜的是
境內最著名的佳保溪與十文溪
歷經了民國八十八年(西元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
以及桃芝颱風、賀伯颱風等侵擾
昔日堪稱絕美的溪流景觀已遭到破壞
所幸整座山區依舊保有一大片蓊鬱蒼翠的森林
山區的動植物生態也頗有可觀
遊客還是可以來此作森林浴、賞鳥
以及賞蝶
是中部相當受歡迎的踏青去處。
阿里山林場的開發史話追溯阿里山檜木林的發現
最早是在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
日本陸軍中尉長野義虎
從玉里翻越玉山經過阿里山時
看見這裡有大片森林;但直到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
官方才正式派遣技手小池三九郎深入調查
證實此地有無盡藏之大片森林;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鐵道部再派技手飯里豐三勘查鋪設鐵路搬運木材之可行性
隨後再由殖產局派技師小笠原富二郎複勘阿里山森林實況;到了明治三十五年(西元1902年)
台灣總督府委託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再進山戡查
河合鈰太郎力主開發
並提出美國式機械力運材方案
深得當時總督兒玉源太郎的賞識
隨後在明治三十六年(西1903年)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訂定了阿里山森林開發的各項計畫。
阿里山森林開發的首要工作就是造鐵路
在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經測量定線
預計以嘉義北門為起始站
行經竹崎入山
再自樟腦寮迴繞獨立山
過交力坪、奮起湖、二萬坪
最後登上阿里山、抵達沼平終點站;除此
更訂定了一連串森林經營大綱
預估山區有無盡藏之立木蓄積為625萬立方公尺。
後來
正逢帝俄戰爭
日本政府財政困難
此開發計畫因而停頓
一直到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時
日本議會才將計畫改為民營
並與大阪之合名會社(無限公司)藤田組簽約經營
後來
因為藤田組要求同時開發宜蘭番境棲蘭山檜林
未獲總督府答應
之後更因為財務困難而中止契約
直到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10年)總督府收回經營權
並成立阿里山作業所
從此開創了官營伐木的事業。
明治三十九年到大正二年(西元1906-1913年)之間
自嘉義北門站到阿里山沼平站陸續完工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自美國訂購集材機運到
正式開啟了阿里山的伐木生涯。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主線
從山上到山下的海拔落差為2243公尺
總共鋪設軌道71.9公里、穿越了五十五座隧道、行經一一四座橋梁
並且在獨立山繞道三圈、在屏遮那Z行了四次
工程的艱險
自不在話下
尤其到了現在
它依然可以運行如常
成為世界知名的三大高山鐵路之一。
從日治時期大正元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12-1945年)之間
共計伐木三十四年
作業面積約為9773公頃
伐採立木蓄積約為3469930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2066105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1523484 公頃
伐木後造林面積約為3100公頃
主要為柳杉、扁柏、紅檜等。
日治時期
阿里山事業區的天然貴重木材
幾乎已被砍伐殆盡
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林場繼續經營
然而出材量卻逐年遞減
到了民國五十二年(西元1963年)更停止了官營伐木
之後更轉型為森林遊樂區
它不但是日治時期三大林場中
聲名最為響亮的一個
更擁有多樣性的動植物生態
境內絕美的雲海、日出、晚霞的景致
以及每年的賞楓、賞櫻時節的彩色繽紛
讓阿里山成為現在最受民眾青睞的遊憩地。
不管是作為林場成功轉型為森林遊樂區的代表
或者是躍升為教育民眾
尊重自然生態觀的解說現場
阿里山都有它獨到的地方
尤其可以搭乘高山鐵路
穿越熱帶、暖溫帶
以及涼溫帶的綠色殿堂
拜訪這一座鄒族人的原鄉。
光復以後
台灣伐木最盛時期為民國四十七到六十五年(西元1958-1976年)
其年伐量均逾100萬平方公尺
19年來採伐面積合計206490公頃
年平均10868公頃
伐採立木材積(用材與薪炭材)27891145平方公尺
年平均1469955平方公尺
較日治時期(西元1912-1945年)的年均伐木量
增加了1.345倍。
拜訪三大林場
不僅是為了了解它們的過去
也不是為了悠游它們風光如畫的現在
而是為了深刻的思索
如何在伐木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如何在訂定實施各種森林政策之前當下
想得更為周全、完備?如何培養永續的觀念與思維
讓自己在面對自然保育和經濟開發兩難的議題時候
可以看得長、遠
想得長、遠
同時監督政策的訂定
往更長、遠的目標邁進。
參考資料
http://www.tpec.org.tw/air-art/learn/learn021005.htm
三大林場的開拓史話三大林場的開拓以阿里山最早
在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就開始生產木材;第二位是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的八仙山林場;第三位則是在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的太平山林場;以林場的面積和總出材量來比較
排名第一是阿里山林場
第二是太平山林場
第三則為八仙山林場。
總論日治時期
整個林業政策基本上一開始就是殖民策略、資源汲取
不過
阿里山雖然從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就正式生產木材
另外兩大林場也相繼開工
可是直到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
阿里山林場才將一萬七千多公頃的林地
劃分為一三五個林班;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台灣才有第一次的森林計畫
那才是真正林業的開始。
日治時期開始了檜木的浩劫一般所謂的檜木
包括紅檜和扁柏
因為木質極佳、紋理細緻
而且還會散發出淡淡的芳香
深受人們的喜愛
從日治時期一直到中央政府來台
檜木一直是大家主要的砍伐對象
也就是因為它的美和好
使得它必須要遠離家鄉
飄洋過海到世界各地;更因為它的高經濟價值
在這一段的漫長歲月裡
一直承受著刀斧加身、機器宰割的命運
如果說:吃果子
要會拜樹頭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感激
百年來這些為台灣子民的需求
而失去性命的檜木英雄呢?日治時期森林經營的四個時期檢討日治時期的森林開發
早期尚稱節制
不但極為重視水源林、保安林的維護
並且一邊伐林
另外一邊還有計畫地造林
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曾經出現兩次的濫伐紀錄
而根據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資料顯示
日治時期50年
關於森林主副產物之處分可分為四期:(一) 明治二十八年到大正三年(西元1895-1914年)之二十年間為混亂期
官有與民有森林界限未經判明
管理與取締未盡徹底
有數據之正式紀錄始於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的樟腦專賣
其間所獲林產物處分收入
以製樟腦樟樹為主占65%
一般用材與副產物收入僅占35%。
(二) 大正四年到大正十年(西元1915-1921年)
完成台灣全島林野調查及公私界限劃定
只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
因為日本工業所需之鐵道枕木、工廠建築、船舶修理所需木料
皆大量取自於台灣
於是濫施採伐的情況相當嚴重
是所謂的第一次濫伐期
其間所獲得森林產物處分
製樟腦樟樹僅占27%
一般用材及副產物收入已躍居73%。
(三) 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起
各事業區施業案陸續編成
基於伐植平衡原則
實施有計畫之伐木與造林。
(四) 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起
日本因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日漸枯竭
因而形成第二次的濫伐期
日總督府將所有伐木事業
全交由官商合資或純粹日資之會社經營
使得年出材量暴增
這一年
三大林場出材量各近20萬立方公尺
都是各林場歷年最高的出材量。
尤其
期間還有所謂的軍用材
乃由軍方自行委託業商採伐供應
處分材積與金額都無紀錄可查
只能找到大正十一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22-1945年)二十四年間的相關的數據
如民營製材廠平均生產製品
最低為昭和五年(西元1930年)的55736立方公尺
最高為戰時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的928771立方公尺
總計大正元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12-1945年)的三十四年之間
所有處分立木材積為17340564立方公尺
年平約510017立方公尺。
太平山林場的開發史話一般所稱的太平山
其實並非專指一座山
而是以海拔1950公尺的工作站及村落所在地為中心
由此所發展出來的林場範圍
區域內的山脈主要屬於中央山脈的北端
以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山系為主
另外亦涵蓋了西、北部的蘭陽溪一帶
其中更有部分屬於雪山山脈以及大霸尖山支脈。
根據日本人早期的林業調查指出
當時的原始林樹徑超過1公尺、樹高超過30公尺的檜木隨處可見。
尤其當年所砍的檜木
都是一千五百年到兩千年的巨大樹木
為了取得這一些生長於人煙稀少的珍貴樹種
只得開山路讓伐木工人進出
並且架設索道等設施來集結木材
最後
再修築鐵路將巨大的原木運下山來
這一系列的人為開發
對森林生態造成極大的損傷。
追溯太平山森林資源的發現
最早可以推論到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
日本武裝警察沿著隘勇路在梵梵山巡山之時
看到蘭陽溪的左岸(當時稱為濁水溪)
只覺綠油油的一片
猜想那裡一定有很好的木材
就將這個發現報告當時的台灣總督府
只是當年整座山都被泰雅族原住民所盤據
因為他們還有獵人頭的習俗
所以日本人不敢進去
一直等到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山地治安平定了以後
總督府才派人進去調查
隨後
在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
專設營林局管轄太平山等伐木事業
並開始在嘉羅山區從事伐木
而此區因為山高林密
泰雅族語言稱之為「眠腦」
意思為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
早期的伐木、集材、運材
一般都由人力運作
包括用鋸子、斧頭等器具來砍樹
並沿著山坡地形開設木馬道
讓木材順著山勢滑下
再用溪水來集運木材;後期才開設索道和鋪設軌道
並用台車來集材、運材
這些裝置即是後人所謂的森林鐵路
至於太平山的森林鐵路
可以區分為山區到土場的山地鐵路
乃由三座索道首尾銜接四段鐵路而成;另外一段則為平地鐵路
從土場一直延伸到羅東的貯木池。
總論日治時期
從大正四年至昭和二十年之間(西元1915-1945年)
合計採伐面積約為5037公頃
採伐立木約為2009979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1295635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998269立方公尺
伐木後造林為2535公頃
樹種大多為柳杉
其餘為扁柏、杉木等。
光復以後
根據前太平山林場工作站主任林清池表示
為了經濟建設所需
很長一段時間這裡伐木的量都相當高
一年平均要完成三萬至五萬立方公尺的生產材
然而
林清池主任覺得砍樹砍得過多
會影響國土保安、水土保持
尤其翠峰湖後方那一片原始檜木林
如果也如法炮製
不但會讓湖景失色
也會造成湖水的流失
所以建議政府:這些樹不要再砍!
因此
現今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內
還可以看見美麗的翠峰湖與檜木林相互輝映的美景;除此
還有後山的天然公園裡都是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原始林;另外
還有用檜木所建造的幾棟宿舍
因為那時還沒有柳杉
所以日人都是就地取材
大部分用檜木
或者也會使用鐵杉等木材
其中又以第八館最具代表
這一棟日式木製房子
即是昔日的太平山俱樂部
原來是為了提供上山的貴客佳賓
以及出差員工住宿所建造的檜木山莊
共計有兩層的日式和式房
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
故總統蔣經國先生也曾經在此留宿過
從窗戶可以遠眺四周的山景
視野極佳
因此大都用來招待貴賓。
太平山經過一段漫長的林場經營
終於在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正式結束了伐木事業。
人們常說: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然而在太平山等林場
這句話只能改為:儘管太陽依舊運轉如常
但是青山早已不是昔日的青山了!
如今人們來到了森林遊樂區
乘著昔日載送木材的蹦蹦車
看山、看樹、看雲海
其中有多少人知道那段山林泣血、老樹悲鳴的過往呢?也許真的是時代背景不同
難以用「今是而昨非」來加以論斷
但是卻不該用遺忘來粉飾太平
我們必須深切地記住:因為檜木們的奉獻
為台灣的經濟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為記住
才不會重蹈覆轍。
八仙山林場的開發史話八仙山在日治時期
曾被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境內的佳保溪、十文溪
更是臺灣二大名泉之一
水質清澈、溪谷瑰麗
上游更是林野蔥鬱
其中又以蘊涵豐富的針葉林最受矚目。
早期山區砍下的巨木
大多採用「木馬道」
以及大甲溪的水流來運材
其後才改用纜車輸送至佳保臺
再經由火車運到東勢。
佳保臺是一塊面積約兩公頃
高九百公尺的沖積臺地
十文溪與佳保溪在此會合
群山環抱
在全盛時期
是大甲溪林管處的行政中心
設有辦公處、招待所、學校
以及相關設施
如今則是森林遊樂區的主要範疇。
八仙山森林被發現始於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正式紀錄則始於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
為了開發
殖產局指令阿里山作業所派員調查測量
並計畫在大甲溪左岸及北港溪右岸設立伐木區
全部面積約為14600公頃;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總督府更專設營林局
並將八仙山事業改隸為八仙山出張所;從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開始在各溪上游進行伐木、集材、運材等作業
早期都是利用天然地形
以人力降坡作業
或設施木滑道與土滑道
或利用絞盤作短距離集材
將原木滾滑放送至大甲溪畔
或開設木馬首將木材曳運一段距離到溪畔
再實施水道管流;至於機器運材系統
則是從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
完成佳保台之纜車軌道三條後開始。
八仙山名稱的由來
乃是因為林場所在地的海拔約在2424公尺
大約相當於日本人的八千尺
因為發音近似於「八仙」
所以才以八仙山來命名
在三大林場當中
面積和總出材產量雖居末位
但是山區內的景致卻極為美麗。
從日治時期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
八仙山伐木事業合計採伐面積約為3622公頃
採伐立木蓄積約為1150233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70787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527494立方公尺
然因伐木事業所在地勢險峻
土層淺薄
復育造林困難
因此僅造植柳杉及扁柏林833公頃。
根據前八仙山林場造林臨時工人吳有桶先生表示
當年每天都得背一大梱30公分的樹苗
登上海拔大約兩千三百公尺的高山
最高紀錄是一百棵
每天都得將樹種完
而薪資其實相當微薄
一個月的工資大都只能買一兩斤的豬肉。
轉型為遊樂區的八仙山
所在的海拔高度則大約在一千公尺
頗適合竹子生長
因此栽種了極大面積的竹林
每當陽光輕灑
整座竹林泛著翠綠的光芒
景色極為悅目
是遊客最愛駐足流連的地方
至於竹林之所以可以長得如此整齊
主要是因為竹子的地下莖遍佈
尤其可以分泌一種化學物質
足以有效阻礙其它植物的生長
因此竹林下方通常都相當清爽。
可惜的是
境內最著名的佳保溪與十文溪
歷經了民國八十八年(西元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
以及桃芝颱風、賀伯颱風等侵擾
昔日堪稱絕美的溪流景觀已遭到破壞
所幸整座山區依舊保有一大片蓊鬱蒼翠的森林
山區的動植物生態也頗有可觀
遊客還是可以來此作森林浴、賞鳥
以及賞蝶
是中部相當受歡迎的踏青去處。
阿里山林場的開發史話追溯阿里山檜木林的發現
最早是在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
日本陸軍中尉長野義虎
從玉里翻越玉山經過阿里山時
看見這裡有大片森林;但直到明治三十二年(西元1899年)
官方才正式派遣技手小池三九郎深入調查
證實此地有無盡藏之大片森林;明治三十三年(西元1900年)鐵道部再派技手飯里豐三勘查鋪設鐵路搬運木材之可行性
隨後再由殖產局派技師小笠原富二郎複勘阿里山森林實況;到了明治三十五年(西元1902年)
台灣總督府委託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再進山戡查
河合鈰太郎力主開發
並提出美國式機械力運材方案
深得當時總督兒玉源太郎的賞識
隨後在明治三十六年(西1903年)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訂定了阿里山森林開發的各項計畫。
阿里山森林開發的首要工作就是造鐵路
在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經測量定線
預計以嘉義北門為起始站
行經竹崎入山
再自樟腦寮迴繞獨立山
過交力坪、奮起湖、二萬坪
最後登上阿里山、抵達沼平終點站;除此
更訂定了一連串森林經營大綱
預估山區有無盡藏之立木蓄積為625萬立方公尺。
後來
正逢帝俄戰爭
日本政府財政困難
此開發計畫因而停頓
一直到明治三十九年(西元1906年)時
日本議會才將計畫改為民營
並與大阪之合名會社(無限公司)藤田組簽約經營
後來
因為藤田組要求同時開發宜蘭番境棲蘭山檜林
未獲總督府答應
之後更因為財務困難而中止契約
直到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10年)總督府收回經營權
並成立阿里山作業所
從此開創了官營伐木的事業。
明治三十九年到大正二年(西元1906-1913年)之間
自嘉義北門站到阿里山沼平站陸續完工
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自美國訂購集材機運到
正式開啟了阿里山的伐木生涯。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主線
從山上到山下的海拔落差為2243公尺
總共鋪設軌道71.9公里、穿越了五十五座隧道、行經一一四座橋梁
並且在獨立山繞道三圈、在屏遮那Z行了四次
工程的艱險
自不在話下
尤其到了現在
它依然可以運行如常
成為世界知名的三大高山鐵路之一。
從日治時期大正元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12-1945年)之間
共計伐木三十四年
作業面積約為9773公頃
伐採立木蓄積約為3469930立方公尺
得造材材積約為2066105立方公尺
搬出材積約為1523484 公頃
伐木後造林面積約為3100公頃
主要為柳杉、扁柏、紅檜等。
日治時期
阿里山事業區的天然貴重木材
幾乎已被砍伐殆盡
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收林場繼續經營
然而出材量卻逐年遞減
到了民國五十二年(西元1963年)更停止了官營伐木
之後更轉型為森林遊樂區
它不但是日治時期三大林場中
聲名最為響亮的一個
更擁有多樣性的動植物生態
境內絕美的雲海、日出、晚霞的景致
以及每年的賞楓、賞櫻時節的彩色繽紛
讓阿里山成為現在最受民眾青睞的遊憩地。
不管是作為林場成功轉型為森林遊樂區的代表
或者是躍升為教育民眾
尊重自然生態觀的解說現場
阿里山都有它獨到的地方
尤其可以搭乘高山鐵路
穿越熱帶、暖溫帶
以及涼溫帶的綠色殿堂
拜訪這一座鄒族人的原鄉。
光復以後
台灣伐木最盛時期為民國四十七到六十五年(西元1958-1976年)
其年伐量均逾100萬平方公尺
19年來採伐面積合計206490公頃
年平均10868公頃
伐採立木材積(用材與薪炭材)27891145平方公尺
年平均1469955平方公尺
較日治時期(西元1912-1945年)的年均伐木量
增加了1.345倍。
拜訪三大林場
不僅是為了了解它們的過去
也不是為了悠游它們風光如畫的現在
而是為了深刻的思索
如何在伐木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如何在訂定實施各種森林政策之前當下
想得更為周全、完備?如何培養永續的觀念與思維
讓自己在面對自然保育和經濟開發兩難的議題時候
可以看得長、遠
想得長、遠
同時監督政策的訂定
往更長、遠的目標邁進。
施琅|戒嚴令|動員戡亂時期|美麗島|牡丹社事件|倒扁運動|十三行文化|臨時條款|白色恐怖|三七五減租|獨立運動|三一九槍擊案|去蔣化|馬關條約|朱一貴事件|國民革命軍|劉銘傳|新文學運動|中日甲午戰爭|中華民國|林爽文|北埔事件|鄭成功|二二八事件|長濱文化|卑南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
5037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70642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